型 號YS-1001
更新時間2025-02-08
所屬分類鍋爐軟化處理設備
報價128000
鍋爐軟化水設備
鍋爐水處理常用離子交換法。在離子交換過程中,交換與被交換的離子均為陽離子,這種只進行陽離子交換的方法稱為陽離子交換。樹脂參加交換反應中的陽離子是鈉離子(Na+)時,則此樹脂為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。當此樹脂與水中鈣、鎂離子進行交換時 , 樹脂上的鈉離子(Na+)全部進入軟化水中,這種用鈉離子取代水中鈣、鎂的過程我們稱之為鈉離子軟化交換法。
一、鈉離子交換的原理
當含有鈣、鎂離子的生水,流經(jīng)離子交換器中的鈉離子交換劑層時,水中的鈣、鎂離子被交換劑中的鈉離子所置換,從而將在鍋爐中可能形成水垢的鈣、鎂鹽類,轉變?yōu)橐兹苄遭c鹽,而使水得以軟化。用反應方程式表示如下:
ca2++2NaR=CaR2+2Na+
Mg2++2NaR=MgR2+2Na+.
式中: NaR一一代表鍋離子交換劑;
Na+
一一代表交換劑中的交換離子;
R一一表示交換離子以外的母體部分,它并不參加反應。
二、鈉離子交換的特點
1.生水硬度大大降低或基本消除。
2.堿度保持不變。
經(jīng)鈉型離子交換樹脂軟化后的水質,由于碳酸鹽硬度等量地轉變成了,所以軟化水中堿度與進水中的堿度相等。
3.軟化水中含鹽量略有增加經(jīng)鈉型離子交換樹脂軟化后的水,由于原水中的陰離子,即水中的氯離子(Cl-),硫酸根(S042- 一 )、碳酸氫根(HCO3-)和硅酸根(Si032-)等并不改變,如果水中的其他重金屬陽離子忽略不計時,只是鈣、鎂鹽類等量地轉變成了不生成水垢的鍋鹽。鈉離子的摩爾質量為23g/mo1,以1/2Ca2+為基本單元的摩爾質量為20.04g/mol、以1/2Mg2+為基本單元的摩爾質量為12.16g/mo1,因此,使軟化后的水質,其含鹽量要比其原水含鹽量為高。
三、再生過程
在鈉離子交換過程中,當軟水中出現(xiàn)了硬度,而且超過了標準時,則證明鈉型離子交換樹脂已經(jīng)失效。為了恢復其再交換的能力,就需要對此樹脂進行再生。在再生過程中,就是使含有大量鍋離子的氯化鈉(NaCl)溶液,通過失效的樹脂層,從而將離子交換樹脂中的鈣、鎂離子排到溶液中去,鈉離子則被樹脂所吸附,使樹脂重新又恢復了交換能力。
鈉型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過程,可以下列反應式表示:
CaR2
十2NaC1=2NaR+CaCl2MgR2+2NaCl=2NaR+MgCl2
四、鈉離子交換器的運行
鈉離子交換器的運行一般分為四個步驟(從交換器失效算起>:反洗、再生、正洗和交換(即運行)這四步組成一個運行循環(huán),通常稱為一個周期,現(xiàn)分述如下:
1.反洗
當交換器出水硬度超過規(guī)定水質標準,即為失效。失效后停止軟化,先用一定壓力的水自下而上對樹脂層進行短時間的強烈反洗。反洗的目的是:
(1)
松動交換劑層,為再生打下良好基礎。在交換過程中,由于水自上而下地通過交換劑層,使交換劑層被壓實,再生時就會造成交換劑與再生液接觸不充分。所以再生前要反洗,使交換劑層得到充分松動,為再生打下良好基礎。
(2)
沖掉交換劑表層中截留的懸浮物、碎粒和氣泡。在交換過程中,交換劑表層也起著過濾作用,水中的懸浮物被截留在表層上,致使壓力增大,還會使交換劑污染結塊,從而使交換容量下降;另外,交換劑碎粒也影響水流通過。反洗時可以沖掉這些懸浮物和碎粒,還可以排除交換劑層中的氣泡。
***佳反洗強度,通過試驗求得。一般反洗流速可控制在11~18m/h。反洗須至出水澄清為止。反洗時間約為10~15min 。在正常情況下,每立方米交換劑反洗水量約2.5~3m3。
2.
再生
再生的目的是使失效的交換劑重新恢復交換能力。它是交換器運行操作中很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再生時采用動態(tài)再生,而不用靜態(tài)再生。即再生時不要放掉交換器內的水,然后在開始進再生液(鹽液濃度以6~10×10-2為宜)的同時打開排水閥門,邊進再生液邊排水。應嚴格控制排水閥門開度,使再生液流速控制在3~5m/h,并確保全部交換劑層都浸泡在再生液里面。再生時間應不少于40min。
3.
正洗
正洗的目的就是清除交換器中殘留的再生劑和再生產(chǎn)物(CaCL、MgCl2)。正洗初期實際上是再生的繼續(xù),流速不要太大,可掌握在3~5m/hp。當正洗出水基本不咸時,可將流速加大到10~15m/h;正洗后期應經(jīng)常取樣化驗出水硬度, 當出水硬度達到標準時,且氯化物不超過原水氯根50~100mg/L時,即可投入交換運行。
4.
交換運行
正洗結束后,鈉離子交換器即可投入運行。交換劑在交換器中的工作情況具有層狀的特性。當水進入交換器時,首先發(fā)生的交換過程是在交換劑的上層,此時交換劑的下層實際上是沒有什么變化的,因為水通過上面時各反應物質已達平衡。但當開始運行后,***上層很快就失效了,因此以后交換作用在此失效層以下的交換劑中運行。
在鈉離子交換軟化過程中交換劑層分為三層,如圖7-1所示。一層為失效層,第二層為工作層,第三層為沒參加工作的交換劑層,又稱保護層。在交換軟化中,一層漸漸加大,第二層漸漸向下移動,而第三層逐漸縮小,等到第二層的下邊緣移到和交換劑層的下邊緣重合時,若再繼續(xù)交換,出水的硬度就開始增加了,也就是說交換器已開始失效。
鍋爐軟化水設備
© 2025 上海伊爽環(huán)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滬ICP備18034954號-1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:環(huán)保在線 GoogleSitemap